當今,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已經(jīng)成為家長們熱切關注的話題。由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敏感、愛面子等年齡特點,往往讓家長很難去進行溝通。12月10日下午,西安高新一中南校區(qū)特別為家長們開展了一場關于《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》的沙龍活動。
本次活動邀請高新一中青少年心理發(fā)展中心楊明春老師,通過游戲體驗、角色扮演和案例分享的方式引導家長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(fā)展特點以及有效的溝通方式,讓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,學會與孩子有效溝通。
會后,很多家長都表示參加沙龍活動對自己非常有幫助。通過此次沙龍活動,不僅讓家長知道溝通的重要性,更重要的是溝通的方法和技巧。同時,讓我們看到了現(xiàn)代家庭越來越重視孩子除了身體以外的精神、心理的健康成長。
課后收獲
與其硬碰硬不如換種方式
2024屆家長 曹靈芝
通過《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》沙龍學習,我收獲了三點心得:
首先,正視我們孩子的青春期:孩子們的青春期存在著共性和個性。共性體現(xiàn)在: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和想法;和父母疏遠;開始注重個人形象;情緒化明顯,談及感興趣的話題,天南海北、滔滔不絕。個性則體現(xiàn)在:因為家庭背景、生活環(huán)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,表現(xiàn)出的孤獨、自卑、狂躁。多數(shù)健康家庭環(huán)境中誕生的青春期孩子存在著共性問題。只要我們能正視孩子的青春期,與孩子一起學習互動成長,相信我們的孩子會平靜度過青春期。
其次,家長和孩子相處的三大誤區(qū)。
場景1:周末精心準備的一桌子美味,硬生生的被我們的說教、嘮叨、責備搞得不歡而散;
場景2:工作遇到了糟心事,強忍著??吹胶⒆永鄣每煲[起的小眼睛,還是氣不打一處來,你為什么提前不抓緊時間,這么晚了還搞不完作業(yè),明明是心疼,但卻變成了訓斥;
場景3:思想上備好課,和孩子來一次溝通。尷尬的是不能和孩子有共情,讓孩子依然感覺我們是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給他們。
第三,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。
楊老師提供的一組數(shù)據(jù)調查,表達了青春期孩子的需求:精神安慰36.3%、家庭氛圍27.1%、生活后勤16.8%、理解溝通21.5%、學業(yè)輔導9.7%。
孩子在青春期總會遇到那么多的煩惱事,學習方面、交友方面、對社會乃至國家不同的看法和想法,我們家長要多聽,不要著急下結論,我們要不斷學習,用客觀的事實論證,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,選擇做正確的事。
不要抨擊孩子的不優(yōu)秀。俗語說的好:“人的手五個指頭伸出也長短不一”。人各有所長,各有所短。如我們有孝順感恩的家風,相親相愛的父母,我們的孩子一定是孝順溫暖的天使。
總之,祝福我們的孩子能平穩(wěn)度過青春期。學會獨立,而不是隨從,更不是模仿。讓心靈中開出屬于自己的花,結出與眾不同的果,雖然可能要付出代價,經(jīng)歷風雨,但也會讓自己自豪,讓別人羨慕。
感謝學校關注青春期孩子心理素質成長,提倡家校同步攜手教育孩子,開設這樣的心理學輔導課程;感謝楊老師站在專業(yè)的角度上指導我們正視青春期孩子別樣的特點。
希望我們家長能一直走在學習交流的路上!